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22:56:06  浏览:985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的通知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气象局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的通知

1985年12月18日,国务院

国务院同意国家气象局《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保护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护基准气候站的观测环境,以利于观测和积累气候资料,准确反映我国气候资源状况,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基准气候站,是指获取标准气候资料的气候站,是全国气候站网中的骨干和基准点。
基准气候站的确定,必须由省级气象局勘察站址,提出方案,征得其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同意后,报国家气象局批准。
第三条 对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的要求:
一、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建筑物、树木和其他遮挡物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的距离,必须为遮挡物高度的十倍以远。
二、基准气候站周围的工程设施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的距离,铁路路基必须为二百米以远(电气化铁路路基为一百米以远);公路路基必须为三十米以远;水库等大型水体(最高水位时)必须为一百米以远。
三、经省级气象局认定对观测环境有害的污染源,其边缘与基准气候站边缘的距离必须为三百米以远。
城市或乡镇规划部门在制定规划时,必须遵守以上各项要求。
第四条 基准气候站站址应当长期保持稳定。确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或军事上特殊需要必须搬迁的,应经国家气象局审查同意,并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用地单位与基准气候站所在地的省级气象局协商,选好新站址;
二、新站址方案经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门同意后,由省级气象局报国家气象局批准;
三、基准气候站在新、旧地址进行对比观测满一年后,用地单位方可在旧站址动工建设。
新站址的工程建设(含征地)以及搬迁所需全部费用,由用地单位承担。
第五条 对违反本规定、破坏基准气候站观测环境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期限,令其拆除违法建筑、排除妨碍或恢复原状,对拒不执行的,提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直接责任人员,应当视其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第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气象局负责解释。
第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规定

湖南省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潭政办发〔2004〕55号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规定》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单位,市属和驻市各企事业单位:

《关于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OO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关于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规定


为加强地名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国发〔1986〕11号)、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民行发〔1996〕17号)和《湖南省地名管理办法》(湘政发〔1987〕12号)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一、凡市城区新建道路、桥梁、广场、公园及其他公共地域、住宅小区、商住楼、综合大楼以及具有地名意义的城镇建筑物(群)等的命名,开发建设单位在向计划部门申请项目立项时,应向市地名委员会领取工程项目的合法名称。建设、规划、国土部门应根据项目的合法名称办理报建、规划、建设用地等有关手续;房产、工商部门应根据项目的合法名称办理房屋预售许可证、房屋产权证、营业执照等手续,民政部门根据合法名称编制门牌号码并上牌。
二、市城区范围内凡需命名的新地名,须由市地名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审论证,并征求市民代表意见后按程序确定正式名称。重大地名的命名须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
三、市城区道路、桥梁、广场、公园及其他公共地域的更名,须经市地名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评审论证,并登报征求市民意见后按程序确定。
四、地名标志的设置、更换和管理由民政部门负责,所需经费可由当地政府解决,也可采取以下方式筹措:
(一)对公共地名名称,可采取有偿命名的方式,经评估后,通过向社会公开拍卖冠名权来筹措资金。
(二)根据国家民政部、交通部、工商总局、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关于在全国城市设置标准地名标识的通知》(民发〔2000〕67号)精神,通过路名广告载体招商筹措资金。
(三)城区新建道路、桥梁、广场等公共地名标识的设置经费,由建设单位纳入工程预算解决。
(四)楼栋牌、单元牌、户牌的制作、安装,由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确定样式、材料和安装时间。其制作、安装费本着“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经物价部门核定后,由其受益单位或个人承担。
五、民政部门是地名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做好地名管理工作;计划、建设、国土、规划、房产、工商、城管、交警、电力部门要积极协助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识设置工作。
六、本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名牌产品奖励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名牌产品奖励办法》的通知

新政[2007]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新乡市名牌产品奖励办法》已经市政府2007年3月5日第45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予印发,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三月三十日

新乡市名牌产品奖励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新乡市名牌战略“十一五”实施规划(2006-2010年)》,激励企业争创名牌,尽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经营的知名企业,促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名牌强市”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当年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省优质产品、省免检产品称号的各类企业和为争创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做出贡献的有关部门。
  第三条 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负责对名牌企业表彰和奖励的组织工作。

第二章 奖励标准及办法

  第四条 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含再次获得),一次性奖励10万元;企业的主要领导可以在符合劳模评选条件和推荐比例范围内,优先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和推荐省级劳动模范。
  第五条 对获得“国家免检产品”、“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的企业(含再次获得),一次性奖励5万元;企业的主要领导在符合劳模评选条件和推荐比例范围内,可优先推荐为市级劳动模范。
  第六条 对获得“省优质产品”、“省免检产品”称号的企业予以通报表彰。
  第七条 企业在同一年同一项产品获得多项称号的,以最高奖项为准。已按本办法进行奖励的,其他有关部门不再重复奖励;其他有关部门已给予奖励的,不再适用本办法进行奖励。
  第八条 在我市企业取得名牌认定的当年,市人民政府给予为企业每创建一个中国名牌产品做出突出贡献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5万元的奖励;每创建一个“国家免检产品”、“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给予5000元奖励。奖金主要用于对名牌的培育、争创、宣传、保护工作。

第三章 发放程序

  第九条 企业在取得名牌认定的当年,可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书、文件等资料。
  第十条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和国家、省名牌产品主管部门公布的年度企业名单,确定奖励对象,提出奖励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由市财政局直接核拨资金给相关企业。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规定的奖励资金由市财政专项支出。
  第十二条 本办法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